Scenes and People from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y up to the Eighties

2010年4月8日星期四

Three Glasses of Wine


三杯美酒敬亲人

  好歌如同陈年老酒,酒不醉人人自醉;何况是美酒三杯。创作于1958年的《三杯美酒敬亲人》(以下简称“三杯美酒”),已流传了40余年仍被人喜爱。此歌发于《上海广播歌选》,由前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陈若菊首唱并录制唱片广播,此后不胫而走,广为流传。中央、上海、江苏和各省市电台均有录播。其中有上海的歌唱家任桂珍、鞠秀芳用上海方言的演唱;1983年总政歌舞团歌唱家程桂兰又重新录音,1998年上海唱片公司第二次录制唱片,录有“中华大家唱”卡拉OK带,并编入民族声乐教材。此外,还有民族乐队编为舞曲伴奏及春节晚会编入联唱,均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音乐集和《歌声中的二十世纪》歌曲集。

  厦门曾长期地通过强功率的有线广播,在各岛屿部队播放该歌曲。《三杯美酒》,成为海防军民最为喜爱的歌曲之一。战士们听得“不亦乐乎”,互相打趣地说:“天天三杯美酒,我们都喝醉啦……”

  《三杯美酒》的广泛流传及其社会影响,让作曲家晓河本人始料未及。

  这首歌的创作主要旋律都来自苏南的锡剧和民歌。五十年代,作曲家在南京工作时迷上了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锡剧和苏南民间音乐。其剧目《庵堂相会》、《双推磨》、《打面缸》等看家戏,都已被他听得耳熟能详。当他拿到“三杯美酒”的歌词时,便立即想到要运用锡剧的音乐素材改编。第一稿写出后拿去征求锡剧工作者程茹辛的意见,程茹辛认为很好并同时将此稿又寄给晓河新的锡剧唱腔素材。晓河同志对新素材很喜爱,于是又作了第二次改编,并与程茹辛同志共同署名。这就是现在流行的《三杯美酒》。

  《三杯美酒》的素材采用已使它具有了民族亲切感。音乐的第一段,作者采用了锡剧的老簧调,这是锡剧最具特色的基本腔调。第二段,作者采用了苏南小调《绣荷包》。锡剧是源于常州、无锡一带的民间小曲,锡剧音乐与民间小曲有着广泛的联系甚至融为一体。《绣荷包》的引用十分妥贴。由于前段采用的锡剧唱腔本身的戏剧性要求,曲调的旋法、句法均较小调变化大,调式变化也多彩,这就与中段《绣荷包》的小调方整性的平稳风格形成对比。后段变化再现前段,构成了完整的三部曲式。

  改编不是简单地技术性劳动,而是创造性的劳动。改编就是改变形象,好的改编不在于对原素材改动的大小,而在于是否与新的思想和生活相结合并赋予其新的形象。作者心中如没有鲜活的艺术形象,没有创作冲动,就没有好的改编。即使从谱面上看,章法工整,旋律流畅,但缺乏动人的生命活力,也就是没有形象,则不是好的改编。作曲家把锡剧音调、民间小曲,改成了新的歌曲,把原为情意缠绵的音乐,改变为军民鱼水情深的颂歌。亲切的民族情调、简洁的艺术手法、鲜明的艺术形象,使《三杯美酒》陶醉了几代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关注者

博客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