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
1981
年历卡
时光倒流十余年,年历卡曾是新年期间年轻人相互赠送的礼物,作为友情和爱情的象征,风靡一时。如今,年历卡也和许许多多寻常物品一样,成为人们喜爱的收藏品。
小小的年历卡浓缩了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本世纪初,年历卡被英国烟商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引入中国,那时的年历卡多印的是才子佳人和泊来品的广告。新中国建立后,各地美术出版社纷纷印制发行年历卡,画面大多是祖国建设和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的光辉形象。也有一些美术作品和风光花卉,但风格简洁凝重。文革期间的年历卡则充满政治化色彩和标语式图案,以样板戏、革命圣地和工农兵的形象为主,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1976年以后,年历卡的内容开始丰富,有风景名胜、工艺美术、影视明星、花卉体育等,是年历卡的黄金时代。九十年代以来,各地美术出版社不再印制发行年历卡,而是由商家、公司和企业自行印制,免费发放各种广告年历卡,传递着浓郁的商业气息。
年历卡编排新颖。大多采用以年份排列,数枚一套。也有的一张年历卡印着三个月,按春夏秋冬四季排列,如四大名著等。还有的是一年12张,按月排列,如金陵十二钗等。
印刷精美。多采用塑料压膜,画面凹凸,烫金处理等,色彩鲜艳,十分精美,具有独特的艺术美,令人爱不释手。
造型多样。除常见的长方形、方形、圆形外,还有椭圆形、扇形、梯形、书签式、折叠式等各种不规则形。
内容丰富。有中外绘画佳作、风景名胜、文学名著、出土文物、工艺美术、影视体育明星等,选题十分广泛。
印制规范。早期的年历卡都由美术出版社设计、印制和发行,标有出版刊号,每套枚数和价格等,方便收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